在《物理学家就像程序员》一文(转载自《编程的目的 II》第 13 篇)中,P. J. Plauger 向热心的程序员提供了以下建议: 永远不要放弃可以出售的东西。 虽然这个建议对我们许多人来说都非常有效,但也有一些有趣的例外。在这篇文章中,我研究了一些通过赠送可以出售的东西以及出售可以赠送的东西来赚钱的方法。 普劳格的建议告诉你如何赚钱,而不会将任何严重的道德缺陷归咎于那些选择不这样做的人。其他人则走得更远,在“自由软件”这一想法的早期,一些人认为这会毁掉程序员的生活,因为这将导致无法获得具有限制性许可的编程软件的报酬。人们真诚地相信这一点。他们还指出了许多你永远不会使用这些软件做的事情;比如操作系统。如果事情对于一小群人来说太大而无法在业余时间完成,那么在不出售高额许可费的情况下就无法创建它们。 结果不是这样的。在我关于开源的系列的这一部分中,我介绍了一些专用于开源项目的经济和商业模型,以及开源曾经被认为不切实际或不可能的领域的示例。 迈向后稀缺经济 从根本上说,资源约束驱动经济发展;因为材料不够,所以我们得想办法分发。投机者和未来学家谈到“后稀缺”经济,其中一切往往都是免费的;它的成本太低,不值得衡量。 虽然我们离为每个人提供足够的食物和能源还有一段路要走,更不用说安全或便宜了,但软件是一个特例,因为复制本质上是免费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开源并没有为他们提供谋生手段;相反,他们认为开源并没有为他们提供谋生手段。在不人为造成权限“稀缺”或类似情况的情况下,习惯传统经济的人们很难看出这实际上可能是一种价值交换。 然而,软件开发仍然存在,仍然需要专业技能,并且软件的创建(然后你可以以不可估量的成本复制)成为一种价值。我们看到的是从基于稀缺性的传统定价模式向服务定价模式的转变。 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是允许参与者与仍然基于稀缺性的更广泛的经济竞争,从而将价格降低 100%。如果你收取许可费,免费软件将比你的产品便宜 100。你无法赢得这笔交易。与“后稀缺”供应商有效竞争的唯一方法是转向他们的模式。您必须找到一种方法使其可用而不收取许可费。总而言之,即使你不能通过开源软件赚钱,你也可以通过开源软件赚很多钱。事实上,花钱创建和增强开源软件是值得的。虽然我们要完全理解开源对更广泛的经济的影响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到目前为止,它对几乎所有人都有好处。 BSD 和 Linux BSD 和 Linux® 现在是成功开发为开源操作系统的两个经过验证的示例。当然,它们都建立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在您将此视为“作弊”之前,请考虑一下开源的本质。您可以在其他人所做的事情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并为其他人的发展奠定基础。利用你的开发模式并不是“作弊”。 BSD 是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们的工作基础上构建的。他们很早以前就开始采用 AT&T 的 UNIX® 并开始对其进行修改。最终,他们删除了所有剩余的 AT&T 代码并拥有了一个全新的系统。他们做到了。 AT&T 代码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基础架构,在该基础架构下可以进行各个组件的开发。 (这种解释过于简单化。对此问题的完整讨论将在另一篇文章中进行,但这可能违反了保密协议。) 同样,自由软件基金会的 GNU 项目为依赖现有系统作为基础设施的类 UNIX 系统开发了各种实用程序和工具。然而,这意味着当 Linus Torvalds 发布内核时,在其上运行并为其提供基本用户空间功能的工具已经存在。同样,现有的基础设施允许开发所需的组件。 有些人认为,没有人可以“从头开始”开发开源操作系统——如果没有其他系统与基础设施对抗的话。虽然这可能是真的,但现在大多数现代操作系统都在运行,这也是事实。我们已经掌握了从前面板切换操作系统。 在 Linux 上赚钱 当Linux***问世时,很多人声称它与商业无关,因为你不能用它赚钱。但这不是事实。有趣的是,开源似乎提供了更多而不是更少的赚钱方式。使用专有的闭源软件,您的主要赚钱计划将是出售许可证,并可能为特定客户做一些定制工作。但这意味着定制工作有可能成为一项主要成本,而且没有人分担维护成本。您的大部分收入来自销售许可证。为内部使用而开发的软件永远不会让你赚钱;它所做的只是提供功能。 (虽然这可能是值得的,但它永远不是直接的收入来源。) 人们通过 Linux 赚钱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之一是销售“分销”——本质上是将一些打包软件作为捆绑解决方案进行销售。你可以通过这样做赚钱,因为好的包装对人们来说很有价值。尽管他们不需要付钱给您来购买产品,但他们愿意给您 10 来购买 DVD,而不是自己下载并刻录。从事这项工作的项目也可用于收集捐款。 硬件供应商可以找到一种有趣的赚钱方式。硬件供应商如果他们的硬件更有用,就可以销售更多的硬件,而现在“运行Linux”就是“更有用”的起点。同时,专业程序员可以出售对正在开发的Linux硬件的支持服务。程序员获得报酬来编程和开发代码(我们希望)他们可以为主要的 Linux 源代码树做出贡献。硬件供应商通过销售硬件获得报酬;付钱给其他人来开发对硬件的支持是一种商业成本。简而言之,这比从头开始开发系统的成本更低。 当然还有销售服务和支持。总有人想要完成某件事,并且宁愿雇用其他人来做这件事。开源为支持服务创造了一个真正的、有竞争力的市场——支持软件不再是一项仅限于获取源代码的公司的任务。 可行的生态系统 与生物生态系统一样,当计算机生态系统拥有更多参与者且更加多样化时,它们就会更加可行。虽然为闭源项目建立一个生态系统当然是可能的,但这并不容易。第三方不想过于依赖可以轻易脱离的软件,从而导致他们无货可卖。如果有必要他们会这么做,但人们通常会避免做这些事情。 有了开源项目,生态系统参与者不必太担心项目领导者走向不可接受的方向。毕竟,他们只能采用自己喜欢的版本并进行开发。虽然如果单个实体(可能将您视为竞争对手)决定改变对您产品的生存能力很重要的某些内容,这并不理想,但这比完全被挤出市场要好。 在闭源和开源生态系统中,参与者有共同的利益。但在开源生态系统中,秘密更少,因此不信任也更少。您没有听说美国司法部对 Linus Torvalds 的调查,该指控称 Linus Torvalds 在 Linux 中使用特殊的未记录的系统调用,以使其文字处理运行得比任何竞争对手更好。 减少市场进入壁垒使建立可行的生态系统变得更加容易。同时,也扩大了市场规模。因此,如果你拿走一种产品,让它很容易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并且给每个人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那么开发一个繁荣的生态系统应该很容易。从这种情况中就会产生一种理论;开源软件为人们提供了很多赚钱的机会。金融网络 说实话,连我自己都有点惊讶。这并不是说我认为开源技术不能完成这项工作;而是说我认为开源技术不能完成这项工作。我只是没想到金融业会在十年内迎头赶上。伦敦证券交易所最近宣布,其基于 Linux 的新平台比以前的实施速度明显更快。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模糊的安全措施是行不通的。如果您确实想要可靠的东西,那么拥有 100% 完整的源代码可用性有很多话要说。尽管如此,金融市场上经常有人认为“专有”意味着“快”或“好”。很高兴看到这方面取得的进展。 路由器和网络设备 众所周知,许多无线路由器在后台运行 Linux,许多其他网络设备也是如此,例如一些网络附加存储 (NAS) 设备。然而,我使用过的大多数消费者路由器都令人失望。它们往往存在有缺陷的 NAT 实现(例如,无法从内部网络连接到外部地址)、有限的设置、糟糕的 DHCP 实现等。我的一个朋友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试图让供应商同意你不能输入非十六进制的 WEP 密钥;他最终通过明确选择“ASCII”屏幕截图向供应商发送了一个界面,并抱怨“g”不是有效的十六进制数字。最终,供应商提供了新的更新来解决该问题。 DD-WRT 开源的魔力在于,如果他们运行 Linux,我们通常可以更新它。果然,DD-WRT项目提供了一个功能齐全、功能强大、灵活且非常简单的路由器固件替代方案。在我第二次或第三次与麻烦的路由器斗争后,一位朋友说服我尝试 DD-WRT。 DD-WRT 允许用户用免费的 Linux 实现替换商业路由器的固件,并在硬件中添加不一定使用的功能。我不会回头;因为它太神奇了。 DD-WRT 特别有趣的是其出色的用户界面。长期以来,用户界面被视为开源模型令人失望的事情之一。当然,我在开源用户界面方面有过很多糟糕的经历。不过DD-WRT的接口还是很优秀的;它确实比我见过的任何工厂提供的无线路由器接口都要好。 (但作为免责声明,我一直在使用消费类硬件产品,而不是高端专业产品。)作为一个特殊的好处,它不会不断地自动和随机地将您重定向到广告页面,也不会远程配置防火墙(有关运行此类闭源产品的示例,请参阅 参考资料)。鉴于 DD-WRT 的可用性和免费性质,为什么这么多公司仍然坚持在其路由器上使用不强大、不灵活且缺陷较多的接口?这个问题几乎把我难住了;我似乎认为硬件供应商会对DD-WRT更加满意,因为他们可以以更低的成本销售更多的硬件。这可以归因于品牌问题、控制权或工作保障;问题出在哪里我真的不知道。 另一个案例研究 前段时间,我的雇主遇到了一个问题:我们需要一个特定的功能块,虽然有一些可用的功能块与其紧密匹配(当然是开源的),但现有设计和我们的主要用例之间存在差距有一些不匹配的地方。我们决定需要构建自己的功能块。毫无疑问,最终的项目应该作为开源提供。当然,我们把开发时间花在了可以成为竞争优势的事情上;然而,这些优势将是公开的,其他人可以利用它们,这对我们来说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原文:http://www.hack95.com/developerworks/cn/opensource/os-changeworld2/index.html 【编辑精选】 您准备好迎接开源时代了吗? 红帽CEO专访:云计算的到来是开源软件的机遇 走开源信息化之路